「我們需要被認可是權利擁有者,而非持份者」
從6月25日至27日,在芬蘭Levi舉行的歐盟北極論壇、原住民族對話及北極青年論壇期間,不同組織、機構與研究人員分享了對北極未來的展望。
同事Stephan Dudeck(塔爾圖大學)、Áile Jávo(薩米理事會)、Per-Henning Mathisen(薩米理事會)與Ilaria Sartini(GFZ可持續發展研究所)共同參與了為期三天的活動。
在論壇期間,討論內容涵蓋許多有關北極的議題,如永續及工業發展、原住民的進一步包容,以及將北極視為戰略樞紐的觀點,例如「更多歐盟在北極,更多北極在歐盟」。朝這個方向努力,我們的BIRGEJUPMI計畫旨在創造一個促進永續的空間,這裡所謂的永續是為了確保與促進全世界所有人民的尊嚴生活條件(無論現在或未來),並協助修復與維護地球環境基礎。這需要薩米機構、公民社會與來自其他國家的非原住民合作伙伴的共同創作。我們希望透過這項工作,為歐洲機構提供工具,處理倫理參與、土地利用、資源管理與原住民領導等議題。
在最後一天,Per-Henning(薩米理事會)透過參與圓桌討論,豐富了有關氣候變化對北極海影響的討論。Per-Henning在舞台上分享了芬恩馬克(Finnmark)薩米社區的看法,說明全球暖化對水域、陸地與薩米文化本身的影響。他強調生態系的相互關聯,氣候對海洋的影響也在影響陸地上的生計,例如馴鹿放牧。此外,生態系的破壞也會影響與天氣、魚類、生态系統相關的語言系統,最終造成文化流失。
對「薩米人民需要政府與國際組織提供哪些支持來因應氣候變遷的挑戰?」的問題,Per-Henning回答:
「薩米人民需要法律保障,以及陸地和海域的進入權,因為他們的生計依賴於跨越陸地和水域的活動。這需要制定保護季節性放牧與捕魚權利,避免工業化活動干擾的政策。薩米社群同時也需要得到支持,以傳承他們的海洋與氣候知識。薩米知識持有者幾代以來見證了海洋的變化,例如我可以提到我的祖父,他曾是漁民和小規模農夫,在我家鄉Unjárga代表漁業權利。他反對在當地一個峽灣開放水產養殖,因為他從附近沿海地區和峽灣的漁民們聽說了養殖對生態系的負面影響。這些知識持有者累積了世代的經驗,親眼見證長期的變化,因此我們必須提供支援。我們需要共同治理與真正的合作夥伴關係。」我們需要被認可是權利擁有者,而非持份者也應在海洋與氣候政策制定中體現。
在此基礎上,Per-Henning強調了持續進行的Riehpovuotna/Repparfjord案例,該案中Nussir ASA公司計劃在Fiettar馴鹿繁殖區開採銅礦,並將礦礦渣排放至挪威Sápmi境內的國家鱒魚捕撈峽灣Riehpovuotna。這項礦業計劃被歐盟選為“關鍵原材料法案(CRMA)”下的戰略性項目。Per-Henning強調,Nussir的礦業計畫對薩米的文化、土地及生活方式構成嚴重威脅。